英菲尼迪QX50是國產的第二款車型。官方稱這一代新車是英菲尼迪迄今為止研發投入最高、科技含量最高、生產標準最高的車型。為了能夠讓我們更深入的了解他的來龍去脈,這次我們來到了英菲尼迪位于大連的工廠進行參觀。

說到研發投入跟科技含量最高,大家很好理解,畢竟那臺與新天籟同款,歷經20年才研發出來的可變壓縮比渦輪增壓發動機,是率先安在QX50上的。并且這臺發動機的最大功率要比裝載天籟上的還要高20馬力,達到了272馬力。

再來看看這款車,工作人員曾用“毫不妥協”一詞來形容QX50在量產過程中的設計理念。即便復雜的線條也會用更高的生產成本以及更復雜的工藝,但這一代QX50還是盡可能的復刻出了概念車的樣子。并且我個人對英菲尼迪一直有這樣一種看法,似乎英菲尼迪旗下的車型,總能通過各種細節來體現出豪華品牌的身份。

若是用加長軸距的奔馳GLC L或奧迪Q5L與,英菲尼迪的QX50一同比拼空間,它確實占不到優勢。畢竟Q5L的軸距已經超過2米9,而GLC L的軸距甚至已經接近三米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QX50的后排空間也能滿足絕大多數需求,除非你對后排空間有著更奢侈的要求。

為什么軸距不占優勢,但也能夠獲得不錯的后排空間,原因是英菲尼迪QX50由上一代的中置后驅布局,變為了橫置布局。這就讓全新一代QX50在尺寸與對手相似的情況下,盡可能大的發揮座艙空間。另外與幾位主流的德系對手相比,QX50的后排坐墊明顯要更柔軟一些,并且坐姿也要略高一些。

英菲尼迪QX50擁有同級別中最為寬泛的第二排座椅調節幅度,可以達到14厘米。不過對于一款豪華品牌5座中型SUV來說,擁有如此大幅的調整空間究竟能帶來多大的實用性,就要看各位真實的使用需求了。

畢竟在座椅調至最后的情況下,它的后備箱縱深已經比較理想了,再加上在后備箱兩側有一鍵放倒靠背的控制鍵,打開后備箱地臺蓋板后還有一個大約30厘米寬、20厘米深的儲物槽,實用性得到了極大的保障。

除了空間,再來看看車內的布置。這一代QX50在中高配車型上可以選裝一款名為“圣托里尼”的白藍相間內飾,選裝價格已經接近2萬元。當然,即便你沒有選擇添加圣托里尼,中高配車型的中控臺上也是真皮、翻毛皮以及木紋裝飾所組成,硬塑料材質一點也沒有出現。

并且高配車型上還搭載了一套擁有17個揚聲器的BOSE音響。這套音響不僅具有非常不錯的音樂播放效果,除此之外它還能提供聲浪模擬功能。

說完了這些對于內飾用料空間等方面,你是否會覺得英菲尼迪QX50是一部非常適合家用出游的舒適的SUV ?然而當你真正開上它之后,會發現底盤設定與QX50內飾給你的那種友好感截然不同。當德系中型SUV開始向市場妥協,不斷將他們的底盤造得越來越軟的時候,反而這部日系豪華SUV扮演了運動小子的角色。

駕駛這臺QX50行駛在大連燕窩嶺風景區多彎山路上的時候,可能你會對這臺QX50愛不釋手,即便它有著傳統SUV的重心高度,可它的底盤調校會幫你抹平劣勢,表現出一副豪華中型車的從容不迫。但如果你的qx50上坐滿了你的家人,當車輛碾壓減速帶或者行走在一些坑洼不平的路面時。家人對于這樣的底盤設定就不是那么滿意了。

動力方面不用擔心,QX50發動機高達272馬力的參數已經達到3.0T低功率發動機的水平,中段加速感覺底氣很足。相對輕柔的日常駕駛風格,會將這臺CVT變速器的優勢發揮到極致,但如果你是個腳腳到底的急性子,多少都會覺得這臺變速器“慢半拍”。

總的來說,QX50更像是取悅駕駛員的車型,無論是底盤設定還是前排內飾的設計、用料,都在不斷的向坐在主駕駛的主人示好。如果你渴望一臺外觀動感、檔次感十足、動力不虛對手的豪華SUV,那么 QX50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目前,該車的指導價是33.38萬-46.98萬元,市場優惠幅度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