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們大家好!在開始今天內容之前,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一臺緊湊級車,到底油耗在什么水平,你們會覺得滿意?
可能有的小伙伴會說,6L~8L比較合理,也有的小伙伴說我家這路況太堵,8L~10L也可以接受,那如果我告訴你,有這么一臺車百公里綜合油耗可以輕松低至2.4L,你們覺得怎么樣?

它是誰?
不跟大家賣關子啦~其實它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雷凌,只不過不是雙擎,而是雙擎E+。

雷凌雙擎E+相比普通雙擎版車型,最大的不同在于E+采用了插電式混動,這樣就意味著你可以享受國家補貼、免購置稅、部分地區免拍牌免限行等政策,同時E+也是目前你可以買到的最便宜的(指導價:20.78萬~22.28萬元)合資品牌插混車型。

看到上面這些政策,可能有些在限行限牌城市的小伙伴就非常開心了,因為看似較高的指導價,去掉普通燃油車需要牌照的費用,也并不算高。
以上海為例,一塊燃油車牌照基本上就要9萬元左右,再去掉購置稅(1.2萬左右)和補貼(0.7萬~1.3萬元)以后,買E+和買一臺普通燃油版雷凌的價格,基本差不多甚至更省,可以說性價比很高了。

那對于在沒有限牌限行城市的小伙伴,到底值不值得購買呢?那下面志鵬就通過這臺車的表現來跟大家聊聊~
舒適性依然不錯
雷凌雙擎E+除了插混系統以外,其他部分和雙擎的區別并不算大。

外觀層面,雙擎E+的前臉下包圍采用了黑色設計,側面多了一個充電插口,車身周圍增加了一些插混標識,除此以外,設計層面幾乎和雙擎一模一樣。

內飾造型也基本是照搬了雙擎車型,沒有過多花哨的設計,大多數功能都比較順手,如果多媒體屏幕能再清晰、流暢一些的話,就更加出色了。

至于乘坐和空間,我覺得它的表現還是挺不錯的。前排座椅寬大舒適,后排的坐姿比較舒展,中央地板也接近純平,除了沒有后排出風口和后排扶手位置略低以外,其他層面都很不錯。


因為有了更大的電池(10.5kWh),所以在原有車身尺寸下,它的后備廂空間就被壓縮了,這也算是一個小小的遺憾吧,大概的容積大家看圖就能了解了。


電池有保障油耗真心低
其實在機械層面,E+相比雙擎版本車型,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插混系統,復雜的理論就不跟大家講了,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可以單獨充電(E+),另外一個不能充電,而其他層面幾乎一模一樣。

說到電池,這里倒是有不少信息要跟大家分享,雷凌雙擎E+相比雙擎版車型,電池容量更大,而且還采用了三元鋰電池,相比雙擎版上的鎳氫電池有著更好的性能表現。滿電狀態下,最大續航可達55km,采用充電樁充電的話,大概3小時可充滿,家用220V插座則需要6小時左右。

可能有的小伙伴會擔心,混動車型的電池是不是不太靠譜?其實還真不用擔心,因為廠家目前提供了“電池無憂計劃”。也就是說,只要你不是營運車輛,就可以享受不限里程、年限的質保,而且即使是二手車的話,也是可以享受這個質保的。

除此以外,電機和電機控制單元也享受8年或20萬公里的質保,有了這些政策,各位小伙伴是不是要放心很多?
說了這么多理論,可能有的小伙伴都等不及要看它的駕駛感受了,咱們現在就來聊。

E+的發動機和普通雙擎版一致,綜合最大馬力136匹,匹配的是“最熟悉的陌生人”—E-CVT變速箱,駕駛員可以手動切換純電和混動行駛狀態。

這套系統綜合來看,就是順滑、省油且安靜,有了電機的幫助,它的動力響應有著很不錯的表現,日常加速挺跟腳;在滿電的狀態下,我們車上3人,跑了90公里的綜合路段(高速占一半),綜合油耗只有2.4L,我剛看到行車電腦的時候,都有點兒不敢相信。
后半段路程中,在電池電量較低無法支持純電行駛,且經常地板油加速的狀態下,依然跑出了3.6L的綜合油耗,真心是相當省油了!

至于底盤嘛,我覺得符合這個價位正常的水平,不算太軟也不會太顛。比較令我吃驚的是,這臺車的轉向好像是比一些德系品牌還要重一些,這一點跟咱們印象里的認知好像不太一樣。


總結
雷凌雙擎E+的試駕感受就跟大家分享到這里了,可以說這臺車的技術和使用感受,雖然有一些小不足,但總體都還是挺好的。

在開頭咱們也說了,對于一些身處限行限牌城市的小伙伴來說,這臺車的吸引力還是很強的,我覺得完全可以買買買!那對于非限行限牌城市的小伙伴呢?志鵬覺得普通雙擎版性價比更高。
咱們以雙擎和雙擎E+車型的最低配為例,兩車落地的價差大概是5萬元左右,而它倆的油耗差距最多也就3L左右,粗略的算了一下,這得開25萬公里才能回本吶~這回本可有點兒費勁,除非你每天都能充電,只用電不用油,那樣倒是回本快一點。

?好啦~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里啦,關于雷凌雙擎E+,大家有什么問題或者有什么看法,歡迎大家留言啦~我們下期內容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