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起亞尋求在華復興的關鍵年,從銷量跌跌不休,到2018年的企穩回暖,東風悅達起亞要抓住這個機會找回狀態。3月19日,作為東風悅達起亞今年5款重點新車之首的新款KX5正式上市,宣告著起亞復興計劃啟動。起亞今年內還將會有更多動作,以期重振起亞品牌在華地位。

銷量表現的背后,是品牌對市場的洞察與把握,市場從不說謊。銷量數據,是真正的直逼靈魂的考驗,我們不以銷量論英雄,但我們關注市場對企業的反饋。而東風悅達起亞2019年一系列動作的背后,是初心的回歸,重新審視需求,迎合市場,讓市場的回歸市場。

◇ 去繁從簡 輕裝上陣
迎合時下消費潮流,中期改款的KX5選擇了簡約化的產品路線。清爽、有辨識度,在產品嚴重的市場背景下,更有利于突破原有的市場表現。新款KX5在顏值上確實更有辨識度,雖然只動了前臉的設計,卻是一個全新的氣質,東風悅達起亞稱之為“嶄新”,我覺得這不為過。

同時,新款KX5跟進了年輕消費者注重的科技化,液晶儀表盤、10.25英寸的中控大屏,裝載與百度聯合開發的AVNT智能互聯系統,追加主動安全駕駛輔助系統,讓整個體驗更接近時代前沿。再加一個有誠意的價格,讓人看到了選擇這款車的理由——比自主更成熟,比日系德系等合資更具性價比。
新款KX5,是起亞在華尋找新定位的表現,它似乎在回應這幾年媒體常發問的韓系面臨“夾心餅”競爭格局的問題。較自主品牌,有品控、研發的優勢,較合資品牌,有成本控制的優勢”,明確了起亞在消費端的新價值。起亞期待新KX5將“提升在中國品牌地位”。

在新車規劃上,起亞放棄了廣撒網多投車型,試圖“躺著增長”的做法,回歸集中資源打造精品的路線。過去煥馳、福瑞迪、凱紳、KX7、K2甚至奕跑,這些名字大家還有印象?都不上量,起亞宣布2019年將集中打造中期改款KX5、K3換代及新能源車、KX3換代。
在產能上,也進行著“結構調整”,東風悅達起亞一共建有3個工廠,產能分別為15萬、30萬和45萬輛年產能,共計90萬輛的年產能,從2017-2018年銷量來看,利用率約三分之一,就算起亞在華銷量最高的2016年,也只用到了三分之二左右的65萬輛。

外界傳聞起亞將關閉在華首家合資工廠,即關停第一工廠15萬輛產能,這一做法與北京現代如出一轍。對此,東風悅達起亞總經理陳炳振回應,在車市下行壓力下,起亞將在2019年進行“成本控制,提高產能利用率”。這不難理解,在市場寒冬期,企業往往選擇輕身上陣。
◇ 上海車展 蓄勢轉身
陳炳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上海車展將成為東風悅達起亞的轉折點。”說話時,他充滿信心。為了對市場更敏感,2018年10月東風悅達起亞將銷售本部搬到了上海,針對中國市場調整產品策略(中期改款KX5就是其一),加強終端體系建設。這些工作,讓陳炳振有理由相信,起亞將呈現一個全新面貌,亮相時機就是上海車展。
在2019上海車展,東風悅達起亞將發布新一代K3,新車被寄予厚望。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淳元介紹道,“新一代K3外觀設計全面煥新,這款車將帶來更多的銷量增長。”K3在2018年銷售出85694輛,是起亞在華最熱銷的車型。
據悉,結合新車發布會,東風悅達起亞將舉行品牌之夜,借上海國際車展的機會全面展示KIA全球尖端技術,呈現更科技化、年輕化的新形象。
◇ 讓市場的 回歸市場
世界有時挺公平的,你走過的捷徑,有一天要繞回來。起亞多年來在華實施的合資低門檻、高性價比以價換量的路線,在2016年及以前取得了可觀的銷量回報,卻種下了“廉價品牌”這樣的認知惡果。

摸著良心說,新款KX5這樣的實力,定15.48-18.18萬元的價格,是有誠意的,拉一下日系德系熱銷SUV出來比比,就會發現KX5 1.6T 自動四驅精英版17.68萬元,這個價CR-V、奇駿、RAV4、途岳甚至途勝,只能買到兩驅中低配,對手們的四驅車基本在21-22萬以上。但就是這個定位,網友還是閉著眼睛評論道:“上市即降4萬”。
市場有市場的準則,但話語權終歸在消費者手里。起亞想要改變現狀,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誠意二字,是體系在背后支撐。過去,起亞對中國市場的認知不夠,產品引入節奏慢、溝通不足、營銷保守,多少品牌都在年輕化營銷了,起亞還在堅持全球體育營銷,誠意無從談起。

2019年的起亞,看起來更多地在做“讓市場的,回歸市場”的事情,更積極地去做市場喜歡的產品,集中更多資源來做市場的事情,更重視中國市場,圍繞消費者的需求來做事。正如東風悅達起亞企業銷售本部副本部長葉磊所說:“東風悅達起亞整個體系到了該變革的時期,因循守舊只會慢慢與時代脫節。”
2019年,中國車市面臨下行壓力,行業普遍以寒冬來定調當下市場環境。起亞,卻在去繁從簡中,尋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