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汽車技術,想必很多人都不了解。畢竟大部分人對汽車的了解僅限于皮毛知識,更多人則是只會開車就可以了,但是了解汽車知識也能夠有助于增進我們對汽車的認識。那么,什么是輪轂電機技術呢?
車輪內裝電機技術
輪轂電機技術又稱車輪內裝電機技術,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將動力、傳動和制動裝置都整合到輪轂內,因此將電動車輛的機械部分大大簡化。什么是輪轂電機技術?輪轂電機技術并非新生事物,早在1900年,就已經制造出了前輪裝備輪轂電機的電動汽車,在20世紀70年代,這一技術在礦山運輸車等領域得到應用。而對于乘用車所用的輪轂電機,日系廠商對于此項技術研發開展較早,目前處于領先地位,包括通用、豐田在內的國際汽車巨頭也都對該技術有所涉足。
電機的轉子型式結構
輪轂電機驅動系統根據電機的轉子型式主要分成兩種結構型式:內轉子式和外轉子式。其中外轉子式采用低速外轉子電機,電機的最高轉速在1000-1500r/min,無減速裝置,車輪的轉速與電機相同;而內轉子式則采用高速內轉子電機,配備固定傳動比的減速器,為獲得較高的功率密度,電機的轉速可高達10000r/min。隨著更為緊湊的行星齒輪減速器的出現,內轉子式輪轂電機在功率密度方面比低速外轉子式更具競爭力。
輪轂電機驅動技術的應用
近年來,國外輪轂電機驅動技術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以輪胎生產商或汽車零部件生產商為代表的研發團隊開發的集成化電動系統;二是整車生產商與輪轂電機驅動系統生產商聯合開發的電動汽車。
而在我國國內對于輪轂電機的研究多集中于高校,產品均為電動汽車,與此同時,自主品牌汽車廠商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輪轂電機技術產品,國內的汽車商雖然能夠生產電動汽車,但是對于輪轂電機驅動技術的研究尚不成熟,尤其是在高轉矩輪轂電機開發方面,與國外先進產品仍有一定差距,因此我國仍需加強對輪轂電機技術的研發投入,提高核心競爭力,縮小差距,爭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也許看完上面的內容,你仍然不了解什么是輪轂電機技術,因為這是非常專業的術語。簡單來說,其實就是將車輛的機械部分簡化,在功率方面進行提升,提高核心競爭力,讓車輛技術得到質的變化,這也是現在許多廠商在努力奮斗的目標。